首页

国产剧情调教系列

时间:2025-05-26 02:57:18 作者:拜登患癌后首次公开露面:目前“感觉很好” 浏览量:70313

  中新社酒泉4月25日电 题:神十八航天员出征:中国空间站首迎“80后”乘组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4月25日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火焰划破夜空。白色箭体隐没在夜幕中,只见一团火焰越飞越高,很快变成夜空中的一颗“星”。神舟十八号乘组6个月的“太空之旅”就此开始。

  神舟十八号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与神舟十七号乘组一样,神舟十八号乘组仍由第二批航天员担任指令长,延续以老带新模式,领着两名第三批航天员飞天。乘组三人均为“80后”,是中国空间站首个“80后”乘组。

  当天18时09分,问天阁南侧门打开,现场瞬间响起欢呼声。三名航天员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踏上圆梦园广场,随后在航天员照片墙前站定,向两侧人群挥手致意。

4月25日下午,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图为航天员叶光富(中)、李聪(右)、李广苏在出征仪式上。(汪江波 摄)

  站在他们中间的是指令长叶光富。2021年,叶光富首飞圆梦,实现6个月太空驻留。此次叶光富再次挑战空间站半年生活,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长纪录。站在两侧的李聪、李广苏都是首次叩问太空。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广场上的航天员照片墙已升级成电子屏。随着空间站任务的实施,这面照片墙上新频率从过去的几年一次增加到现在的一年两次,墙上的航天员面孔越来越多。人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面墙上还会有“90后”“00后”等更年轻的面孔。

  领命出征,他们在夜晚启程太空。随着夜幕降临,发射塔架逐级打开,长征二号F火箭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吸引越来越多观众聚集在观礼区前排,现场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摩。

  “5、4、3、2、1!”现场观众跟着广播齐声倒数。20时59分,火箭喷射出耀眼火焰,缓缓腾空,在巨大轰鸣声中不断加速,冲向太空。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汪江波 摄)

  自神舟十二号任务以来,航天员们每次前往太空都可以带上些许个人物品。首次飞天时,叶光富带去了葫芦丝,留下太空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名场面”。这一次,叶光富携带了另一种乐器,“只有巴掌这么大,留点悬念”,他打算在闲暇时间拿来练一练、学一学。此外,他还带了家人的照片、孩子的画、解压小玩偶。

  李聪的包裹里除了家人的照片,还有一个妻子准备的神秘小礼物。妻子只告诉他是用两个女儿的胎毛做成的手工制品。“具体是什么样子,我还没看到过。”他期待去空间站拆开“一睹真容”。

  李广苏则带了两个毛绒玩具。李广苏透露,这两个毛绒玩具是女儿小时候的安抚玩偶,伴随了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的整个成长过程。为了将女儿心爱的玩具“哄”到手,李广苏下了一番功夫,专门从商场里买了两个类似的新玩具送给女儿。在昨日的媒体见面会上,李广苏还提到,想替他可爱的孩子看看天上的星星到底会不会眨眼。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八号乘组公开亮相当天,恰逢第九个“中国航天日”。54年前的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拉开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而今,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们不仅是“结伴”飞天,在400公里天外,还有神舟十七号乘组挂好“欢迎队友”的横幅,等待新乘组到来。(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首次发布航空飞行器翼型谱系

塔吉克斯坦约93%的国土为山区,发展交通运输系统,修建道路、桥梁和各种护岸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十年,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塔吉克斯坦努力下,成功完成了约2000公里的道路建设项目。目前道路建设计划仍在继续,例如计划修建从喀什经塔吉克斯坦至阿富汗边界的公路。

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饶立新介绍,今年以来,税务部门坚持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持续深化“政策找人”,依托税收大数据,智能匹配优惠政策与适用对象,分时点、有重点地开展政策精准推送3.6亿户(人)次,推送各类税费优惠政策信息5.4亿条,确保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扎实落地。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35公里“守志组”女子第一名王爱丽已参加过多届西望山越野跑赛事,她说:“赛道极具挑战,体验感很棒。树林里面有机耕道,也有硬化路,大多时候是在泥巴路上跑,整体而言‘技术路’比较多。此外,整个赛道累积爬升2000多米,这种爬升跑量的积累,对越野耐力训练很有帮助。”

(两会速递)娄勤俭谈中国国防预算: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围绕“共同富裕”这一主题,总书记曾讲到哪些典故?一起学习↓↓↓

珠江水系首艘内河滚装驳船完成首次国际中转出口业务

属地崇明分局已增派的百余名警力在G40崇启大桥、陈海收费口、潘圆收费口及周边道路各个岗位展开排堵疏导工作。同时,崇明交警启用无人机在G40长江隧桥主线开展巡查,通过无人机的高空视野与地面公共视频巡视相结合,实时掌握缓行节点和整体路况,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对加塞、占用应急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高空喊话、取证执法。

相关资讯
警惕!这背后的“攻心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明与文化对人的自由、人的本质具有本体论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的发展,是自由、精神的全面发展,是“自由自觉活动”这一实践目标,精神生产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破“今日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的言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空间维度,“第一个结合”让游荡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东进扎根于古老的中华大地,让马克思主义说中文;从时间和时代维度,“第二个结合”使悠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时代的历史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同时克服、超越了西方既有现代性的局限。中华文明与现代性能够对接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文明的正确方向、现代性的真正出路。“两个结合”使我们的文化认同和自信自强达到了新高度,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了新空间,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在立足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创新空间,增强了人们对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使之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也是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